新聞上常看到企業家缺人才,以及人才教育與企業需求脫節的問題,
這裡先將人才分三種,即專才、將才與帥才,
專才:具備某種專業技能,舉凡作業員、工程師到醫生都屬於專才,
專才是受雇於企業家的受薪階級,薪資需用時間與勞力換取,
而且技能通常有市場的參考價碼,波動很小。
簡單來說,能找到工作的人,都是專才。
將才:管理專業技能以達成公司目標的人,通常擔任企業內的管理職,
將才也是受僱於企業家的受薪階級,不過最重要的工作是依據公司所訂的方向,指揮下屬達成目標,
通常將才會持有股份,好的將才應該以股份的收入為努力方向,並能用最小的資源領導專才創造出最大的利益。
換句話說,基本除了需要專業能力外,還需要有領導下屬的能力,
不過專業能力與領導能力只是將才的維持條件,況且沒當上管理職前也很難確定一個人有沒有領導能力,
所以一個人能不能做到管理職,主要還需要靠幾種先決條件:
1.跟老闆的關係好,家族企業最常見。
2.擁有頂尖的專業技能,而且跟老闆的關係不錯。
3.願意承擔大家都不願意承擔的責任,而且跟老闆的關係還過得去。
總之,跟老闆的關係好壞,絕對是成為將才的先決條件。
帥才:成功的創業家,必須是帥才,
而成為帥才的第一要素,是得先觀察市場找出某個領域的利基模式,
接下來得成為那個領域的專才,並且在領域中領導將才把利基規模化,
換句話說,是否為帥才的差異在於眼光,即看人與看事情的眼光,
並且具有極強的執行力,可以隨時取代團隊內的關鍵性角色(即危機處理能力)。
因應上述的條件,帥才通常有多變的生活型態及自律的生活態度。
看到這裡,你知道自己屬於哪種人才了嗎?
註:
很多人會覺得自己是帥才,但還是無法成功的常見原因,整理如下,
一開始自覺有很好的idea,但缺少執行力驗證,
有執行力驗證後,找不到能合作的將才,
找到將才後,無法訂出留出將才的條件,進而無法凝聚團隊,
凝聚團隊後,錯估規模化的市場局勢,
規模化後,無法在龐大的利益下約束將才的忠誠度。
留言列表